【未来教育学】知 与 智

【未来教育学】知 与 智

哪来的“认知”?

近来年的中国大陆的网络语言,“认知”这个词在微信、微博等被提及的特别频繁,似乎是罗振宇这一伙人通过知识付费这一市场炒作的结果。从语言的角度,这个词语的用法有些生硬,甚至是错误的。“认知”这个词语,一般常用于心理学概念,对应于英文的cognition,用以指代大脑感知、记忆、理解、想象和处理客观世界的过程。心理学的分支“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主要是对大脑的思维能力在生理、心理等范畴的探究,与人工智能在工程上也有较多交叉的研究领域。

“认知”作为一个日常用语,被滥用,似乎是为了表达“认识”、“知道”某一个概念、某一个知识、某一种方法、某一类观念的过程。其实用大家常用的“认识”、“知识”、甚至“学问”、“智慧”就能表达。用“认知”这个词,实际上是一种商业策略,通过一个似是而非的流行词汇,来达到观念传播、影响大众头脑、开发新市场的目的。但一般这种策略会应用于一个真正的新的市场或创造物,比如“汽车”、比如“电子商务”、比如“个人电脑”,但硬要把原来已经有的概念,改用一个新词,难免让人作呕。

一个个“倒卖”知识的所谓“知识运营商”,通过贩卖、推介畅销书,影响一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当代青年人。这种做法虽然商业上可行,但实际上是在原来混乱无端的互联网信息大海中,又灌入了一筐又一筐新的垃圾。而那些经常鼓吹所谓“交智商税”的提法的人,既不懂什么叫智商,也搞不清什么叫智慧,反而把更多人的脑子搞乱,让年轻人们越发不知道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构建智慧的头脑。

我们不否认这些知识贩子在传播知识上的一些价值,毕竟现在愿意“亲自”读书的人,比例并不高。但在于商业利益相绑定后,也难免出现一些混淆视听、鱼目混珠、真假难辨的情况。至少这里宣扬“认知”的人当中,正直、真诚、博大、“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少,“说书先生”、“讲故事专家”、“精致利己者”多,经常向这些二流角色学习,学到的智慧,能够精纯吗,能够传给子孙后代吗?

知乎?智乎?

知乎作为问答社区,热度依然不减,但仔细看里面的答案,真正值得采纳、取信的,也是寥寥。问答者的平均水平,不过中国大陆高中毕业生水平。较优秀者者也存在,如一些领域的研究者、行业领袖、学者教授,但真正的智者,愿意在其中提问、答题的,能有几人。知乎的总体水平不高,“信噪比”低。

知乎的水平,与繁荣时期的天涯接近,话题的广度和自由度可能更高,但总体约等于一个青年灌水、娱乐和炫耀专业知识的平台。如果年轻人过于满足从平台中获得的“赞”和“评价”,以及通过成为知乎大V谋利、扬名,恐怕反而会限制学问的发展。实际上,公司的运营者也看到这一点,所以知乎上以机构为背景的答题者可能出于商业动机,答题质量反而更高,并且集中在“买房”、“教育”、“就业”、“投资”等话题下面。

“五色令人目盲”。垃圾遍地的网络世界里,“知乎”对于一些人已经是获取某些知识比较高效的手段,但如果仅停留于这种水平,知识获取的效率仍然低下、智慧就更无须说了。

少看点知乎,多研究点问题,可能对于大多数人真正想增长智慧的人,才是正途。

智从何来

所谓“学问”,学和问是核心,学是获得养料,问是解决问题。“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治学法,不是教书呆子如何通过考试,而是通过“学、问、思、辨、行”,让智慧可以实践、可以影响现实世界。获得所谓“智慧”的方法,也就是这些;积跬步、至千里而已。

上面提到的“认知”(知识付费)、“知乎”这些信息来源,如果不是以落地、以行动、以问题为出发点的,毫无目的的获得所谓的“认知”,难免成为“非理性消费者”。更何况,只是听一堂课、看一篇文章就能充分掌握的“认知”,真的有行动价值吗?获得智慧本质是“投资”(至少需要投资时间与精力),有价值导向,具有目的性、具体化、系统化,需要持续克服问题与困难,从实践中获得。

掌握了“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问”、“问什么”、“怎么问”的问题,学问的方向,做事的方向,才更“精准”。是“兼济天下”,还是“独善其身”,是大智慧、还是小聪明,也更清楚。

本文并不能情景化、具体化地回答某一个人的如何获取的智慧的问题。但如果能诚实地回答自己的“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问”、“问什么”、“怎么问”的问题,在“学问”的过程中有清晰的目的性、系统性和内部结构,并能够通过行动、实践和应证,解决实际中的问题,那至少会远离“碎片化”知识、“消费型”知识的误区,而学问也就可以由此积累了。

image.pngfrom Wikipedia – Library of Alexandria | CC BY-SA 2.0​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未来教育学】知 与 智

数英雄,论成败:评SP代理竞赛

数英雄,论成败:评SP代理竞赛

近日@team-cn参与了一场社区间的竞赛,通过投票来赢取10K SP的代理权,新手村的诸位都参与其中,献策献力,@team-cn一路高歌猛进,到了最后第1、2位的争夺阶段。战况之激烈,令人赞叹。

虽然不清楚组织者举办这场竞赛的背后意图究竟为何,但确实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也让参与者可以看清steem社区的成色。

图片来源:搜狐娱乐 - 四大名著经典电视剧–《三国演义》

何为胜负手?

目前排在前三的社区分别是中国社区新手村、委内瑞拉社区、博客社区SteemitBloggers,从外部宣传来看,除了新手村以外的几个社区,包括排名靠后的Qurator都有1000~2000人的规模(活跃用户可能并没有那么多)。

我在新手村中,知道这里的成员数量活跃的只有100~200人左右,相形之下,纸面实力要弱小很多,但竟然能与其他人数众多的社区抗衡,必然有其强大的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呢?

image2.png

人人皆道Steem是一个“妙笔生金”的社区,其动力在于一个“利”字,人性逐利,因之而成。但只有真正深入观察和体验才能明了,利只能为表,不能为里;人与情义,才是让社区强大与充满乐趣的根本,才可以以弱胜强,出类拔萃

先秦时的圣贤们对此早有争论:杨朱说“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是为绝对的利己主义;孔孟则认为”仁义“才是建立治世的根本,为力量之源泉。当今雄厚资本控制世界,但只能诱导人的某些行为,却无法荡涤人的内心。

@team-cn是一个以仁爱、友情与互助建立的社区,他们并非不争利,但却看清了什么是最宝贵的东西。steemitbloggers和qurator虽然成员众多,但只以curation作为激励手段,看似大、内在却不强。votovzla相比之下,则更有凝聚力与意志力,其国势飘零,在此一乱世之中仍与此处全力以赴,也实在令人钦佩。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 情义

所以为何@team-cn与votovzla能独领风骚,由此可以看到原因。至于最终的成败,则仍将是意志力与凝聚力的内力比拼。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

比赛尚未结束,但我相信@team-cn必定能坚持到最后,绝不会懈怠。

同时,我也忽而想到,如果百年前的前辈,看到此种竞赛该做如何想。百年前的执掌天下者,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等,无论后世舆论褒贬如何,虽政见不同、见识有高低,但我相信他们都是勠力而为天下,绝非仅为一己私利。彼时的中国同样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比今天的委内瑞拉更为动荡,唯有将华夏的子孙凝聚成一股力量,才能争取共同的复兴。“天下为公”首先在于“心理建设”,这也是国父在《建国方略》中着重提出的。

新手村虽小,但却能协同而为一、仁爱而相亲,前人见之,也必欣慰。

图:天下为公 图片来源:炫音音乐论坛

孙文遗言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我认为这努力今天仍将继续,中华之伟大,不独在于人们经济上的强大,更在于其绵延不绝的文化,在于其仁善合作的继承者们。如果失去文化、文明衰弱、情义不存,那么崛起的力量也必将不能长存。所以,继承这文化、文明、情义的努力,才不负前人的种种付出与牺牲。

再次感谢 @ericet, @softmetal 和 @honoru,创建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人和情义才是Steem上最宝贵的隐形资产。

最后,请为@team-cn投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https://dpoll.xyz/detail/@theycallmedan/which-steem-project-should-i-delegate-10k-steempower-to-for-1-year

更多信息可以参考:@team-cn https://steemit.com/@team-cn/please-vote-for-team-cn-we-bridge-the-gap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数英雄,论成败:评SP代理竞赛

【观非常人,行非常事】程灵素:海棠无香

【观非常人,行非常事】程灵素:海棠无香

此文原为答 小迪 @tydebbie 不定期造句小活動: 第二十三期頒獎典禮+ 第二十四期開始 所作,略加扩展以言事。

答案里写了两组人:苗人凤、胡斐和程灵素;牛顿、欧拉和高斯。前一组,江湖人杰,襟怀坦荡;后一组,数学鼻祖,百代流芳。世上种种,人有情、事无情,“多情总被无情恼”。后补一短文,说说奇人程灵素。

一) 用我提供的詞語造句 書、膏、藥、耳朵、repair (修理)

苗人凤耳朵虽无事、但双眼已盲,唯有程灵素能以学自《药王神篇》书中的药膏来repair。苗大侠绝不疑程灵素会加害于他,程姑娘不问也知苗人凤不会畏惧七心海棠叶带来的剧痛,这种坦荡磊落、英雄相知,也只他们二人,连胡斐也不能及。——(《飞狐外传》)

二) 用任何三個英文名字造句 上联:牛顿顿首落苹果,始启流数 下联:欧拉拉车历七桥,终至图论 * 横批:高哉斯人(高斯)

解释:上联 – 牛顿被苹果砸中,创立微积分,提出万有引力;下联 – 欧拉解决哥德斯堡七桥问题,创立图论;横批 – 牛顿,欧拉,高斯,数学史上的三座丰碑,都是高人。

——

image.png

“小妹子对情郎——恩情深,你莫负了妹子——一段情,你见了她面时——要待她好,你不见她面时——天天要十七八遍挂在心!”

武侠小说里的女性主角,容颜即使不倾城,也至少脱俗;程灵素却是貌不惊人,肌肤枯黄,脸有菜色。金庸的女主角在“情”都较洒脱、敢爱敢恨;程灵素却至死未明言其情,唯以自己的生命救治所钟之人。这剧情看着有些“琼瑶”,但这背后的至情至性、至真至诚,却叫人动容。

她凡事给人预留退路,惩人罪恶不忘引人向善,解人身毒并且制其心毒,毒中圣手却从不以毒害人,只为救人,让人击节叹赏。她未有一事负他人,但求不负己心。所爱之人,令其爱所爱,虽我身陨,亦未曾悔。这女子心性通达、洞察万物、绝世才情,却只知利人、从不利己,令人叹服。相形之下,热血仗义的胡斐、飞扬洒脱的袁紫衣、顶天立地的苗人凤,都相形失色。

“海棠无香”:海棠并非真的无香,灵素也并非真的不“美”,不是有心人,不能得其妙而已。

image.png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观非常人,行非常事】程灵素:海棠无香

【Steem之旅】2019年Steem世界的探索 | Exploring the Steem World in 2019 |【新手学堂作业】

本篇的初衷是为了完成CN区新手村的本期作业2019年的计划

最初了解和注册Steemit是在2018年2月,在研究基于blockchain的技术和社会学问题时顺便做的尝试。但之后一直没有留意什么时候通过注册的,所以也一直忘了尝试打开,直到最近希望做更进一步的体验和学习,才真正打开了这个账户,零碎地阅读了一些资料。直到大概一周前,开了一个写作计划才正式开始了Steem之旅

之前在CN区看到team-cn发的新手村文章,所以发文的同时at了team-cn,才终于被村长大人 @ericet 捞到了新手村!进村以后,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帮助与关照,发现这是一个“乐观、友谊、多元、合作”的村子,十分有趣,更加强了在这里认识更多朋友、一起探索世界的兴趣。

目前来说,Steem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世界。之前看到blockchain的价值和潜力时,曾觉得互联网的田园牧歌时代即将过去,而一个更现实和趋利的现代的Web会逐渐降临;目前看来确实也未必一定如此,但至少这是一个更真实而有趣的游戏(如 @kidsreturn 提到的)。事实上,现实的人类社会也不过是个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只不过用财力和权力替代了Steem/SBD/SP,用国家/地区/文化代替了各种标签和群组,大多数人并不认识背后的游戏创造者和规则制定者,每个人在这个游戏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玩法也确实足够丰富。

如上所说,我的2019Steem计划如下:

  1. 完成写作计划 约40~60%:我认为写作的目的在于成长,所以我对每一篇文章本身都略有些慎重;可能已经没了年幼时随意书写和记录的心态,当然以后也很难说 :) 其实还有一些别的书单想完成(如关于语言学),但能力和精力所限,先从这一些开始写吧。目标设定方面,我一般都按照OKR的比较有野心的设定法,能完成40~60%属于正常发挥吧。
  2. 深入探索Steem世界:这方面的工作会记录到【Steem之旅】这个系列中来。包括对Steem在内的生态系统的探索,对基于Steem的开源和开放数据实践的研究,对Steem经济系统、社会形态、文化影响的学习和了解等等,Steem对现实世界的潜在影响等。同时希望可以基于Steem以及其他技术和方法,做一些工作,对这个世界,提供有一些有限的帮助
  3. 在Steem认识更多朋友:Steem是一个微缩但更真实的世界(正如有时候游戏比现实世界更真实;参见计算社会学相关研究),希望在CN区以及其他组群中了解并认识更多朋友,参与一些线上和线下活动,让这里的居民的生活可以更有趣、更有意义吧。但前提是,如 @honoru 所说,一两个月后能留下来,再说其他的 :)

最后,很荣幸认识CN区新手村的大家,希望可以一起在这里快乐成长~ 世界总是充满各种可能,这里也是。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9/NASA-HS201427a-HubbleUltraDeepField2014-20140603.jpg/600px-NASA-HS201427a-HubbleUltraDeepField2014-20140603.jpg


Posted from my blog with SteemPress : https://robertyan.000webhostapp.com/2019/01/%e3%80%90steem%e4%b9%8b%e6%97%85%e3%80%912019%e5%b9%b4steem%e4%b8%96%e7%95%8c%e7%9a%84%e6%8e%a2%e7%b4%a2-exploring-the-steem-world-in-2019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Steem之旅】2019年Steem世界的探索 | Exploring the Steem World in 2019 |【新手学堂作业】

在Steemit的写作计划 | My Writing Plan on Steemit

在Steemit的写作计划 | My Writing Plan on Steemit

初来Steemit,对系统和社区还很不了解,仅做此文以为开篇。

这是第一篇正式的文章,旨在立意与立志;或可以草草作为序言。

我同意人生的目的之一在于“觉解”(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而“觉解”的过程包括学、问、思、辨、行等,通过与宇宙与人世的交互以“证道”。相对应的,我写作的话题主要在以下一些领域:哲学、社会现实、技术、创业、学术、工作、家庭,希望从个人所处的环境来观察世界、提供见解、促进自我成长、帮助文明和世界更好地发展。

伊萨克·阿西莫夫(最伟大的科幻作家之一)说过:“学会一门学科或者学问最好的策略,就是写一本相关的书” (阿西莫夫的一生的著作超过500本)。

Foundation Series

我同意通过写作来帮助别人或者自己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生活实践。以下是我开列的一些写作”书单“,写作频率可能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了。顾炎武说:“以兴趣始,以毅力终”,希望可以有志与力,并且有外物以相之,而终能致。

  1. 《技术哲学简史》:在人类社会中,技术的出现远早于科学精神;这本集子想讨论一下技术的发展史、技术和科学的关系,技术哲学的研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
  2. 《黑客往事》:这里的黑客(Hacker)是指那些有创造性的人类。希望梳理在计算机科学、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中的关键节点们,包括理论、工程实践、商业、社会、哲学等领域有重要贡献的黑客们的故事。
  3. 《观非常人,行非常事》:旨在介绍那些我们在历史中听闻过但或许没有审视过的“非常人”,主要还是以中国的历史脉络为主。如玄奘、王安石、李鸿章、梁启超等。
  4. 《未来教育学》:给家长们阅读的一些文集,希望可以讨论现代和未来教育学方面的一些变化,对“学问思辨行”的影响。以及如何真正面向历史、现在和未来,与这个世界的孩子们一起成长。
  5. 《现代创业思想》:希望介绍现代创业者,在思想和实践方面值得大多数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习的方面,结合大家了解或者不了解的一些创业者的历史来说。
  6. 《中国社会变迁》:对社会进行解剖学研究和模式识别,从系统的角度给社会建模,从宏观与细微处理解社会这个复杂网络系统的各个层面。
  7. 《智能简史》:希望从生物和机械的智能的形成与演化,人类的智能的缺陷与发展等等,描述智能在宇宙中的进化过程,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还有一些别的感兴趣的话题,但能把这些“书”当中的一二写好已经极为不易,希望所想所写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最后,很高兴到Steem来写作,希望在这里结识更多海内外的朋友。如果有值得阅读的Steem专栏,还请各位朋友推荐!至于说基于区块链的内容激励系统等区块链技术和应用,我也有一些研究和想法,希望能在Steem向更多人学习 :)


As a newbie in Steemit, I know very little about the rules and tricks in the system, but I’m happy to join you here with this writing.

This is my first article actually, which aims to set my writing objectives in Steemit, and it may serve as a preface for a series of articles.

I agree that one of the purposes of life is to seek “enlightenment” (as mentioned by the Chinese philosopher Feng Youlan in his book [A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21273/), and the process of “enlightenment” includes learning , questioning, thinking, discerning, actioning, etc.,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universe and the human world to realize the goal of pursuit of Taoism. Correspondingly, my writing topics are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areas: philosophy, social reality,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academics, work, family. Via my writing, I hope I can observe more about the world, provide insights to those who need them, boost self-growth and learning, and help the world’s civilization to be more excellent.

Isaac Asimov (one of the greatest science fiction writers) said: “The best strategy for learning a subject is to write a related book”. (He wrote 500+ books in his life.) Foundation Series

I think it’s a good approach to solve an important problem for myself or others by writing a book. It is a valuable and meaningful life practice. The following are some of the “books” that I think I’m interested to write. Gu Yanwu (a Chinese thinker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said: “Beginning with interest, ending with perseverance,” I hope that I have strong enough aspirations and strengths to reach my objectives with intrinsic and foreign motivations and energies.

  1. “A Brief History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In human society, technology emerges much earlier than the spirit of science; this collection wants to discuss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nd science, the study of technological philosophy and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etc.
  2. “The Stories of Hackers”: Hacker here refers to those who are creative and invent a lot of great stuff to our society. I hope to sort out the key nodes in the fields of computer scienc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c., including the stories of hackers who have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in the fields of theory, engineering, business, society, and philosophy in the computer and internet age.
  3. “Great People and Great Adventures”: To introduce those “extraordinary people” that we have heard in history but may not have learnt about them closely, which are mainly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China. The people include Xuan Zang (玄奘), Wang Anshi (王安石), Li Hongzhang (李鸿章), Liang Qichao (梁启超) and so on.
  4.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Some collections for parents to read, hoping to discuss some of the changes in modern and future pedagogy, and its impact on “learn, think and action”, and how to truly help the world’s children grow via modern understanding about history, present and future.
  5. “Modern Entrepreneurship Mindset”: I hope to introduce modern entrepreneurs, in terms of thinking and practice, worthy of the majority of people studying in work and life, combined with the history of some entrepreneurs who the public already know or not .
  6.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Society”: Anatomy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of society, modeling society from a system perspective, and analyzing the various aspects of society as a complex network system from macro and subtle processing.
  7. “A Brief History of Intelligence”: I hope to describe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intelligence in the universe and the possible development direction from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biological and mechanical intelligence, and the defects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intelligence.

There are some other topics of interest, but it is already extremely difficult to write one or two of these above “books”. I hope that what I want to write can be beneficial to readers.

Finally, I am very happy to write blogs in the Steemit community and hope I can make a lot of friends here. For those Steemit author or column worth reading, please recommend to me kindly, my friends! As for the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such as the blockchain-based content incentive system, I also have very strong interest and some ideas, and I hope I can learn from everyone in Steemit :)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在Steemit的写作计划 | My Writing Plan on Steemit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